山西省生产力学会 关于表彰“黄河杯”全域旅游优秀研究论文 (调查报告)的决定 黄河作为中华民族的母亲河与中华文明的摇篮,具有以强烈视觉震撼力为核心的旅游景观价值,蕴涵着博大精深的多重文化内涵。为了更好地保护和开发利用好丰富的黄河旅游文化资源,积极探索旅游产业发展新路径,服务山西经济转型和高质量发展,省生产力学会以“展黄河雄魂,助山西腾飞”为主题,与省文化旅游厅、临汾市政府、山西宏源集团有限公司联合开展“黄河杯”全域旅游主题活动。 此次活动以推进黄河全域旅游为抓手,以“提升旅游品质,助推全域旅游”为目标,以山西宏源集团有限公司整体开发运营黄河全域旅游为案例,重点研究黄河全域旅游国家示范区建设的路径,探索以文化旅游拉动经济转型的现代产业融合发展战略,紧扣我省旅游产业发展面临的诸多困难和挑战,总结新经验,破解新难题,找准新路径,打造黄河旅游品牌新形象,促进黄河沿线区域协调发展、地方经济提档升级。 活动期间,学会领导亲自带队,组织专家学者深入临汾市的永和县、吉县、尧都区和乡宁县等黄河特色景区景点开展了深入细致的调查研究,掌握了大量第一手资料,完成了题为《关于促进沿黄旅游产业高质量发展的调研报告》的主题研究报告。同时,面向社会开展的研究论文(调查报告)征集活动,得到相关部门、专家、学者的积极响应和大力支持。截止2022年2月底,共收到研究论文(调查报告)78篇,经筛选,选出71篇。这些研究论文(调查报告)中,既有专家学者真知灼见,也有企业家的独到见解,其内容涵盖了事关黄河全域旅游的各个方面和层面。 2022年3月22日,我会组织召开了“黄河杯”全域旅游研究论文《调查报告》专家评审会,省政协经济委员会副主任、省生产力学会专家委员会主任潘云等10位专家组成的评审组对送审的71篇研究论文(调查报告),从主题论点、论据分析、层次逻辑等方面进行了认真严谨的评审,评选出特别奖1个、一等奖6个、二等奖12个、三等奖20个、优秀奖32个。 为了鼓励先进,更好地调动理事、专家、学者的积极性,进而推进学会的学术研究工作,现决定对获奖论文(调查报告)的作者予以公开表彰,希望获奖者在已有成果的基础上,再接再厉、主动参与、潜心研究,为打造我省黄河旅游品牌新形象,促进沿黄区域文化旅游协调发展、提档升级献智出力,并以此助推我省全方位高质量发展。 附件:“黄河杯”全域旅游研究论文(调查报告)获奖名单 山西省生产力学会 2022年5月29日
“黄河杯”全域旅游主题活动优秀研究论文(调查报告)获奖名单一、 特别奖(1名) (一) 促进山西沿黄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的调研报告 执笔:梁红岩 二、 一等奖(6名) (一) 旅游情境下山西黄河流域非遗产品品牌形象建构与营销创新路径研究 作者:郭炎冰 王峥 朱专法 (二) 黄河流域旅游碳排放测度及其效率评价 作者:李姝晓 (三) 基于SWOT析的山西黄河板块旅游发展研究 作者:裴璐璐 (四) 全域旅游背景下黄河流域旅游业生态福利研究——以山西省为例 作者:王峥 郭炎冰 (五) 品牌化视角下旅游目的地形象感知研究——以山西三大旅游板块文旅品牌建设为例 作者:鲁欣 宋慧晶 (六) 黄河流域旅游产业生态圈构建路径探析 作者:安聪聪 三、 二等奖(12名) (一) 文旅融合下乡村公共文化服务创新体系研究 作者:赵华 (二) 全域旅游背景下区域旅游经济发展的空间关联探讨 作者:王慧 (三) 乡村振兴背景下“景村融合”模式研究——以山西大阳古村镇为例 作者:马潇 (四) 山西黄河旅游集群化发展路径研究 作者:崔淼 (五) 黄河流域旅游产业韧性的时空格局演变及门槛效应分析 作者:乔伟桐 李敬锦 刘璐 周瑛 (六) 黄河中上游地区生态旅游发展路径及对策分析 作者:岳瑞波 (七) 基于品牌基因视角的山西黄河旅游品牌塑造路径研究 作者:贾楠 (八) 吕梁市旅游民宿营销策略研究 作者:杨翠峰 赵益弘 张艳 (九) 黄河流域之沁河流域旅游经济带构建调研报告 作者:刘嘉乐 李薇 (十) 基于RMP理论的黄河板块青少年红色研学旅行产品开发研究 作者:苏慧娟 (十一) 数字经济助推黄河流域乡村生态旅游新发展格局研究 作者:岳瑞波 (十二) 黄河流域非物质文化的遗产传承与保护研究——以大同广灵剪纸为例 作者:马潇 四、 三等奖(20名) (一) 山西特色文化与乡村旅游产业耦合式发展助力乡村振兴研究 作者:赵益弘 (二) 山西省黄河文化遗产活化路径研究 作者:王鑫 (三) 乡村农业旅游与文化发展融合问题之研究 作者:师瑞娣 (四) 山西省“黄河板块”森林康养旅游发展路径探究——以山西临汾为例 作者:马潇 (五) 大同市古城墙节事旅游发展思考 作者:夏青 (六) 山西省黄河全域旅游发展现状分析及路径研究 作者:于文秀 (七) 基于养生旅游视角的山西省旅游线路设计 作者:范钰檬 (八) 以研修为抓,带动黄河板块文旅发展——关于“黄河精神”研修中心的可行性分析 作者:乔琰 (九) 黄河中下游沿岸景点汛期生态旅游高质量发展研究 作者:岳瑞波 (十) 基于区域内高校视角下沿黄旅游产学研合作模式研究 作者:陈普青 (十一) 以壶口瀑布为核心的黄河全域旅游开发探讨 作者:崔亚茹 (十二) 基于网络文本的山西壶口瀑布旅游形象提升探讨 作者:罗春梅 冯卫红 (十三) 山西省沿黄地区旅游扶贫开发研究——以晋西北沿黄地区为例 作者:韩瑛 张成莉 冯文勇 (十四) 康养视角下山西饮食文化资源旅游开发模式探究 作者:冯叶 (十五) 基于旅游凝视理论的黄河故事的传承及价值挖掘 作者:陈黎 李智慧 (十六) 山西省沿黄地区旅游资源点—轴开发模式研究 作者:张成莉 冯文勇 韩瑛 (十七) 碛口古渡的后花园——临县李家山传统村落调查研究 作者:岳娜 (十八) 文旅融合背景下山西博物馆文化旅游产品开发新思考 作者:岳娜 (十九) 山西黄河旅游板块品牌发展意识创新研究 作者:张梅英 (二十) 临汾市全域旅游发展路径探索 作者:王强 五、 优秀奖(32名) (一) 山西博物馆文展活动带动三晋游发展策略研究 作者:岳娜 刘冰杰 (二) 吕梁碛口古镇的景村融合模式研究 作者:马潇 (三) 发掘文化内涵 提升旅游品质 推动黄河流域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 作者:白宁 (四) 黄河流域旅游文化品牌视觉形象打造探讨 作者:张梅英 (五) 关于忻州偏关沿黄板块发展文化旅游的建议 作者:陈金荣 (六) 关于隰县旅游发展的调查报告 作者:执笔:王建伟 张伟 秦晋荣 (七) 大同市乡村旅游发展的动力机制研究 作者:邵云芳 (八) 山西黄河旅游景点可持续开发问题与对策分析 作者:岳瑞波 (九) 新媒体背景下山西城市旅游形象的传播 作者:崔晋馨 (十) 山西省会展旅游业发展建议 作者:付树林 (十一) 文旅融合背景下民俗文化旅游研究 作者:陈黎 (十二) 山西省会展业与旅游业的融合发展研究 作者:岳娜 (十三) 产业经济视角下黄河板块康养旅游发展研究 作者:苏慧娟 (十四) 三大旅游板块背景下山西传统村落民宿产品开发策略研究 作者:孙亚芳 (十五) 文化生态视角下的碛口古镇旅游开发探析 作者:呼旭红 (十六) 山西省旅游产业发展路径——以王家大院为例 作者:张倩 (十七) 全域旅游视角下代县旅游业发展思路探析 作者:杨培玉 (十八) 山西5A级旅游景区文创产品开发研究——以平遥古城为例 作者:郭珺 苏翔 (十九) 一带一路背景下黄河旅游品牌思维发展新思考 作者:张梅英 (二十) 山西省沿黄县市旅游资源的分布结构与开发对策 作者:冯文勇 韩瑛 (二十一) 基于区位条件的山西省乡村旅游发展策略研究 作者:庞东梅 (二十二) 全域旅游背景下太原农业旅游开发模式研究 作者:霍岳飞 (二十三) 互联网+趋势下山西旅行社的运营 作者:陈佳宁 (二十四) 忻州市沿黄地区黄河文化旅游高质量发展研究 作者:宫元慧 (二十五) 文旅融合背景下黄河板块全域旅游发展路径研究 作者:苏慧娟 张辰祺 (二十六) 山西黄河旅游板块民宿文化空间再造研究 作者:王鑫 (二十七) 地理区位视角下的太行山区森林康养旅游发展对策 作者:霍岳飞 (二十八) 基于游客心理需求的山西黄河流域文化旅游品牌发展策略研究 作者:张梅英 (二十九) 汉画车马出行图叙事功能阐发——以离石车马出行图为例 作者:张洁 (三十) 提升黄河旅游资源品质 服务区域产业经济发展 作者:姚伟德 (三十一) 壶口地区文化遗产保护建议 作者:段高培 (三十二) 以深度“产教融合”弘扬黄河文化助推山西经济建设作者:蒋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