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寻乡村振兴的关键发力点”课题研究 工作方案 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举全党全社会之力推动乡村振兴。今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必须着眼国家重大战略需要,稳住农业基本盘、做好“三农”工作,接续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作,确保农业稳产增产、农民稳步增收、农村稳定安宁。”省委、省政府提出“着力推动农业特优高效发展。”为深入贯彻中央和省关于乡村振兴的一系列重大决策部署,2021年我们完成的《探寻乡村振兴的破局策略》,对“华顿•什贴”乡村振兴综合体模式进行了研究探索,提出了具有针对性的意见和建议,得到省领导的肯定和批示。在2021年研究的基础上,今年,省生产力学会继续会同省农业农村厅、省乡村振兴局,联合常务理事单位山西华顿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以探寻乡村振兴的关键发力点为主线,以晋中市榆次区什贴村“乡村振兴示范村”建设实践为例,开展课题研究。为确保课题研究顺利进行,制定本方案。 一、研究方向和内容 研究方向:围绕“华顿什贴”乡村振兴综合体模式的运行和什贴村乡村振兴示范村建设的具体实践,从策划规划、资源开发、市场机制、政策扶持、产业融合、人才吸引、平台搭建以及用地和金融政策等方面入手,紧扣推进乡村振兴过程中存在的困难与突出问题,开展调查研究,寻找加快乡村振兴高质量推进的关键发力点,并提出具体的办法与路径。 研究内容:乡村振兴背景下,农业综合体融合发展的基本模式与路径;坚持农业主导、产业振兴、文化引领,发展乡村生态康养旅游、带动乡村振兴的有效路径;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路径;研究推进乡村振兴中产业融合发展的政策支撑体系与融资策略;健全人才引进与培养机制、提升产业融合度的有效路径,促进乡村生态旅游产业与健康产业融合,以乡村生态康养旅游发展带动乡村振兴。 二、课题研究要求 坚持问题导向,深入调查研究,点面结合,加强分析论证,发现问题症结,找出工作突破口,增强对策建议的针对性、时效性、可行性。形成理论水平较高、参考价值较大、对策建议有参考价值的研究成果,为省委省政府科学决策提供参考依据。 三、时间安排 1、提出初步方案(3月上旬); 2、研究确定方案(4月上旬); 3、调研前期准备(5月上旬); 4、赴华顿什贴项目基地调研(6月); 5、外出学习调研(7月); 6、实质性研究(8月-10月); 7、形成研究报告初稿(10月下旬); 8、专家评审并形成正式成果上报(11月)。 四、组织领导 为确保课题研究的顺利进行,成立课题研究领导组,协调解决课题研究过程中的相关问题。由省生产力学会专家委员会相关专家牵头,邀请省社科院专家、有关部门和相关地方的领导或专业人员参加,组成课题组,具体负责课题研究工作,提出研究报告。 课题研究领导组组成人员如下: 组 长: 李雁红 中国生产力学会副会长、省生产力学会会长, 省政协原党组副书记、常务副主席 副组长: 茹栋梅 省农业农村厅党组成员、副厅长 张伟勤 省乡村振兴局二级巡视员 牛来有 省生产力学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 杜永刚 省生产力学会副会长兼副秘书长 胡 芬 晋中市榆次区副区长 武建林 晋中市农业农村局局长 段燕瑞 晋中市乡村振兴局局长 赵旭强 省政府发展研究中心研究二部部长、研究员 孙茂华 山西华顿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局主席 左 伟 省生产力学会副秘书长 高云星 省生产力学会常务理事 课题组组长:赵旭强 山西省生产力学会 2022年4月30日
|